一、什么情况下可以由法院调取证据
一般有两种情况法院会调取证据。其一,法院依职权主动调取。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涉及身份关系的;涉及公益诉讼的;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法院可主动调查收集。
其二,依当事人申请调取。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法院调查收集。比如证据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无权查阅调取的;涉
二、什么情况下能撤销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撤销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比如劳动者因对合同关键条款理解错误而签字,如工作岗位、薪资待遇等有重大偏差。
二是在订立协议时显失公平的。例如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急于离职的心理,提出明显不利于劳动者的补偿条件。
三是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像用人单位虚假承诺高额补偿诱导劳动者签订协议等。
若存在上述情形,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协议。需注意,行使撤销权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以维护法律关系的稳定性。
三、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主要有:一是劳动者主动辞职,除非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过错情形,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二是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三是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四是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五是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等。
在探讨什么情况下可以由法院调取证据时,我们了解到了相关法律规定及适用情形。比如涉及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等情况。那要是当事人知道证据的所在,但因客观原因自己无法收集呢?这种状况下也可能符合法院调取证据的条件。另外,证据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非常关键,却由对方掌握,而对方拒绝提供,此时法院也可能介入调取。如果您在实际案件中遇到这些类似的证据获取难题,或者对法院调取证据的其他细节存在疑问,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提供准确且详细的解答。